首页 资讯 正文

行进中国丨宝藏小城“出圈”记

体育正文 116 0

行进中国丨宝藏小城“出圈”记

行进中国丨宝藏小城“出圈”记

人民网“行进中国”湖北(húběi)调研采访团

即便是工作日,湖北孝感云梦县博物馆早上9点(diǎn)一开馆,就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(cānguānzhě)。

步入展厅,中华第一长文觚、我国发现最早的(de)家书(jiāshū)实物《黑夫木牍》等“镇馆之宝”,将参观者带入千年历史画卷中。

云梦县博物馆(bówùguǎn)大厅。人民网记者 王郭骥摄

小县城里馆藏了“大文物(wénwù)”。云梦县博物馆馆藏文物5000余件(套),其中(zhōng)国家一级(guójiāyījí)文物49件(套)。如今,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在传承和创新中焕发新彩,为小县城带来了“大流量”。

“中国最早的家书”。人民网(rénmínwǎng)记者 周雯摄

“二月辛巳,黑夫、惊敢再拜问衷,母毋恙也?”秦楚交战前线士兵“黑夫”和“惊”兄弟(xiōngdì)在木牍上写下(xiěxià)了“中国最早的家书”,普通将士的故土情深、孝悌之义,都寄寓在一声声问候(wènhòu)中。

听完讲解后,参观大学生周紫雨笑着说找到了“共鸣(gòngmíng)”:“和自己找父母要生活费的场景相同(xiāngtóng)。”

“凡为吏之道,必精絮(洁(jié))正直,慎谨坚固,审悉毋(无)私。”睡虎地秦简《为吏之道》中,开篇如此写道。正在参观的孝感市丹阳中学老师尹玲丽在此驻足,她感叹,“阅读千年前基层官吏的所思(suǒsī)所感也(yě)让我们知所来、明所往(míngsuǒwǎng)。”

1975年11月至1976年1月,云梦县睡虎地发掘出土12座战国末期至秦代的(de)墓葬。不同于4号墓出土的木牍家书(jiāshū),11号墓出土的1100余枚竹简(zhújiǎn)记录了完备的秦律。

知古鉴今,向史而新。“云梦最大的价值在文化(wénhuà),最大的责任在文化,最大的潜力也在文化。”云梦简牍文化研究者刘俊明说,他发起了“简牍文化守护人”公益组织,志愿者(zhìyuànzhě)们将原本艰深晦涩(jiānshēnhuìsè)的学术内容,转化为通俗易懂(tōngsúyìdǒng)的故事(gùshì),通过宣讲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云梦历史文化。

随着睡虎地秦简(qínjiǎn)火爆“出圈”,云梦博物馆跃升为全国知名旅游打卡(dǎkǎ)地。云梦县博物馆副馆长李峰(lǐfēng)介绍,今年一季度,前来打卡的各地游客已超30万人次,相当于去年全年游客量的70%。

“为了抓住这波流量,让博物馆(bówùguǎn)的历史文化资源真正‘火’起来(qǐlái),我们(wǒmen)通过深度跨界融合手段,充分运用(chōngfènyùnyòng)VR、AR等技术创新文博文物呈现形式,打造数字化博物馆,让文物‘开口说话’。”李峰对记者说。

秦人“喜”和(hé)游客互动。人民网记者 张隽摄

“未来的你们好,我是2000多年前大秦帝国的‘喜(xǐ)’。”尹玲丽轻点屏幕,秦国官吏(guānlì)“喜”跃然而出,通过AR技术向她讲解秦律(qínlǜ)十八种。“现在再来博物馆,感觉(gǎnjué)完全不一样,现代化设备变多,展陈方式更合理,内容也更丰富了。”

在书法体验区,只见屏幕上呈现着一个汉字的(de)秦简原迹、隶书、宋体,游客可化身“秦代小吏(xiǎolì)”,在模拟简牍上书写公文;在沉浸式展厅,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,重现“喜”以及“黑夫”的动人故事(gùshì)……

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围(wéi)在橱窗前观看着简牍。人民网记者 张隽摄

距离云梦博物馆5分钟车程的祥云湾老街,演绎着文旅新生态。古建筑(gǔjiànzhù)沿湖而立,九大建筑派系在此(cǐ)完美交融,187家间店铺迁建(qiānjiàn)复原,错落有致。

“老街的一砖一瓦都(dōu)是全国收集的老物件。”祥云湾市场营销部经理李昭雄(lǐzhāoxióng)介绍,依托云梦博物馆流量,老街2025年元旦开街之时,就吸引了大量客流。今年4月(yuè)4日至5月5日期间,老街引进了皮影(píyǐng)、三节龙等古法技艺活动,60万名(wànmíng)游客前来领略楚风秦韵的独特魅力。

“根据游客的喜好不同,提供服装租赁(zūlìn)、化妆及造型(zàoxíng)、跟拍摄影等一站式服务,最多一天接待了200多人。”在老街经营(jīngyíng)华服体验馆的宋思婷每逢节假日就忙得“脚不沾地”。

“现在来(lái)云梦游玩,博物馆和(hé)祥云湾是必来点,从去年底到现在,每天都有团。”导游张靖莉对记者说。

雨中漫步湖北云梦祥云湾(wān),古色古香的老街风韵独特(dútè)。人民网记者 周雯摄

从默默无闻到全网刷屏(shuāpíng),从冷清展厅到人流如织(rúzhī),云梦博物馆凭借“文物整活”“跨界联动”等创新玩法,让沉睡千年的秦汉简牍“开口(kāikǒu)说话”,更让小城IP成功破圈。

今年,云梦启动“半小时文旅(wénlǚ)生态圈”建设,以云梦博物馆为纽带(niǔdài),联动周边(zhōubiān)祥云湾、梦泽湖等景点,打造更多“博物馆+”新场景。这座千年古县以文化(wénhuà)为魂、创新为翼,通过深挖简牍文化价值,实现了从“文物活化”到“全域联动”的跨越式发展。

云梦县的(de)“蹿红”,正是湖北县域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。近年来,随州编钟奏响(zòuxiǎng)穿越千年的交响,秭归(zǐguī)脐橙园里演绎屈原文化(wénhuà),恩施大峡谷激活土家风情……这些(zhèxiē)县域文旅的集体“出圈”,不仅重构了“诗与远方”的湖北表达,更探索出一条以(yǐ)文化赋能县域经济的特色路径。(张峰 荣先明 周雯 梁秋坪 王晓啸 张隽 张沛 王郭骥)

(责编:郭婷婷、荣先明(róngxiānmíng))

行进中国丨宝藏小城“出圈”记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